材料

吹制玻璃艺术

字号+ 作者/录入:3d3d 来源: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工艺美术系 2006-03-28 [在线反馈] 我要评论

玻璃的历史源远流长,传说中玻璃的形成有一段有趣的叙述。它是这样描述玻璃的形成的。商队在经过沙漠时,中途休息,遂取干枯的沙漠植物生火做饭,临行前以沙埋之,第二日,人们扒开沙堆意外发现前夜所埋皆为晶莹剔透

    玻璃的历史源远流长,传说中玻璃的形成有一段有趣的叙述。它是这样描述玻璃的形成的。商队在经过沙漠时,中途休息,遂取干枯的沙漠植物生火做饭,临行前以沙埋之,第二日,人们扒开沙堆意外发现前夜所埋皆为晶莹剔透的宝贝,于是众人欢呼雀跃,这晶莹剔透的宝贝就是现在我们熟悉的玻璃。在西方,人们常把玻璃说成是上帝赐予人类的最佳礼物,玻璃给世人带来了生活的喜悦和创作的灵感,它是一个充满矛盾而又非常神奇的物质,艺术家们利用它晶莹透亮冷峻而坚固同时具有折光反射的特点,在艺术创作上使玻璃工艺达到变幻莫测、光怪陆离,令人难以预想的艺术效果。一般认为,第一块玻璃是距今五千年前于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制造的(今伊拉克与叙利亚北部),当时的技术可能是热融成形或模型铸造。而世界上第一个玻璃工厂则建立在一千五百年前的埃及。当时先以陶土做内核,再于内核外浇上热玻璃溶液而制成容器,这种技术现在称为“沙芯法”。古代埃及人的发明创造,后经阿拉伯传播到了世界各地。希腊人曾这样形容玻璃“流动、融化的石头”和“透明、澄澈”。随着人们对玻璃的不断深入研究,在公元一世纪,玻璃的“充气法”技术出现,这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吹制玻璃艺术。著名玻璃艺术家戴尔·奇胡利曾感慨地说:“我曾以为玻璃本身是很奇妙的,但后来我发现,吹入玻璃的空气,才是最神奇而不可思议的。我常想,究竟是谁会想到将空气吹入融化的玻璃?这样的方法如果运用在其他材质上,是绝不可能成功的。”艺术家的话不仅是对前人发明的敬佩和感叹,还有艺术家对玻璃内在东西的思索。玻璃的传统技术不仅是今天玻璃工业的基础,同时亦是新玻璃艺术运动的基础。然而这些玻璃的重大突破,并非源于制作技术上的进步,而是玻璃艺术作品本身的内在的进步。wx6大湾区工业设计网
wx6大湾区工业设计网
    公元三百年,罗马网状杯的出现,标志着玻璃艺术走向它的成长时期。网状杯是因容器外围绕着网状花边,而精心刻画的景物一一呈现在厚实的玻璃上。这项制作技术为二十世纪的玻璃工艺家所向往,并试图以模铸方式再现此种风貌。如二十世纪初,英国工艺家弗德烈克·卡得(FredericRCarder,史都本玻璃Steuben Glass创始者)、美国工艺家卡拉·亭克利(Karla Trinkley)和巴瑞·梭特(Barry Sauter),以及日本的西悦子(Etsuko Nishi)皆曾重新诠释此项传统艺术技法。wx6大湾区工业设计网
wx6大湾区工业设计网
    文艺复兴时期的威尼斯,其玻璃工艺可追溯到一千年前,工艺家们创造了无与伦比精致的、奇特的玻璃造形,这种带着神秘和贵族气息的玻璃器具在玻璃工艺界独占鳌头,一直延续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早期玻璃艺术运动工作室兴起,才宣告结束。wx6大湾区工业设计网
wx6大湾区工业设计网
   十八世纪,威尼斯超凡脱俗的玻璃制品逐渐势微,取而代之的是做工繁杂的英国与爱尔兰透明水晶。然而,玻璃材质特别能引发奇异幻想的特性,再次为十九世纪末为新艺术的设计家们所钟爱,他们运用玻璃的高可塑性,制成复杂曲折的造型。wx6大湾区工业设计网
wx6大湾区工业设计网
    二十世纪末叶以前,全世界玻璃制品,不论来自何方或是何种造型,无一不是为了市场的需求而设计,很少有工艺家能以玻璃表达他们自己的思想,1922年生于美国纽约北部的哈维·利特顿开创性的打破了这一局面。他发起了玻璃艺术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运动——玻璃艺术工作室运动。运动初期。着重于如何学习吹制玻璃,这坚持了哈维·利特顿一直追求的目标,即要让工艺家们能够直接接触玻璃进行艺术创作。他希望自己和其他玻璃工艺家能够不为迎合消费者与市场喜好,被迫制造大量生产的实用性器具。而是在自由的空间中,表达自己对美学的观点。这个目标改变了玻璃的传统,并使得美国成为玻璃艺术工作室运动的先驱。wx6大湾区工业设计网
wx6大湾区工业设计网
    以工艺家们在小小的工作室独立制作玻璃艺术作品的玻璃艺术运动,作为新的艺术团体及用全新的自由的理念来创作玻璃艺术品,为玻璃艺术注入了新的血液,为玻璃艺术开创了新的局面。“在火和温度的较量中,玻璃变换了光和空间,而且改变了我们对周围世界的感知;在此,火的张扬和冷却后的冰清玉洁,明目张胆的标榜了艺术家的存在。”玻璃艺术工作室运动推出了一批玻璃艺术大师,他们也成为了这次运动的主力军。他们在各自的作品中都倾进了他们对自己的诠释。捷克的史丹尼史雷夫·李宾斯基和加柔史雷瓦·布勒赫瓦不只是一对艺术夫妇,也是精湛的玻璃艺术品的创造者。作为一对娴熟绘画雕刻的夫妇他们彼此都会相互影响,雕刻创作是他们的主干,绘画方面对光线的影响感受敏锐,因此,他们的作品包含了对美学的鉴赏力及活泼的色彩双重趣味,他们知道如何将光线运用在玻璃中,为其内在注入生命,这种视觉的神奇效果使他们的艺术品有更大的发展空间。日本的藤田乔平在日本与现代玻璃艺术一起成长,后来也成了其中的重要人物之一,他的作品可以唤起大家对日本传统生活方式的永久怀念。将玻璃与珍贵金属融合在他的作品中,有一股浓厚的禅意,并使他对色彩产生一种特殊的感觉。意大利的李维·瑟古索出生在威尼斯,他将传统吹制玻璃的技巧与光学切割结合,在对照球体、椭圆和四边形的美术表现方式时,领悟了光线在玻璃中的包容性,他作品的几何造型,似乎要表现对玻璃可塑型式的疑问,以及要为现代雕刻做完整的诠释。美国的戴尔.奇胡利更是家喻户晓的吹制玻璃艺术家,作为第一位在威尼斯工作的美国玻璃艺术家,奇胡利承袭了威尼斯的传统技术,也学习到了团体合作的价值,因为吹制玻璃是要通过很多双手来完成的。奇胡利以螺旋方式将玻璃圈住器皿本身的方式把他对海洋,对自然的情感通通表现在玻璃这种材料上。吹制玻璃艺术是技术性很强的一门艺术,通常需要5-7年的时间才能熟练掌握。它更是一门合作的艺术,需要多方的配合协调,奇胡利就深深的体会到了这一点,因此他能将玻璃的魅力体现得淋漓尽致。wx6大湾区工业设计网
wx6大湾区工业设计网
    以上简要的谈及了玻璃艺术在西方的发展历史与现状。在我国,曾出土过几千年前的玻璃制品,但由于玻璃在中国的封建时代不受人们重视,以及人们偏爱于金属工艺、漆器工艺、陶瓷工艺等原因,玻璃艺术在中国几乎找不到传统的痕迹。其实早在公元前三、四世纪中国已有玻璃珠发明。到公元五世纪末才有了吹制方式。清朝康熙皇帝深受西方影响,于1680年设立造办处料器厂专制玻璃,此时期的作品形式简洁且极富中国味,作品灵感大多来自于瓷器的造型,并雕刻饰以织锦般的龙纹、卷形纹及花的图样。由于玻璃不受人们重视,在中国没有大的发展,且没有普及到人们的生活中,因此玻璃制品的“精湛技巧”依然止水不前,它的目标和价值都在萎缩。建国以后由于党和国家领导人对传统手工的重视和日用工业的发展,全国各大城市先后都建起了玻璃厂,但大多以某种功用、装饰或器皿的面貌出现,这些既有着传统功能性、装饰性,同时又具有雕塑性的产品,艺术含量已日遂下降,而变得工业化。wx6大湾区工业设计网
wx6大湾区工业设计网
    中国改革开放以后,在世界玻璃发展的大潮下,中国的玻璃艺术家不断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制作经验,使得玻璃艺术在局部地区有了很大发展。如大连的吹制玻璃,在制作技术方面已能和国外先进水平一比高低。新玻璃艺术运动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撞击,必定会让中国玻璃艺术有突飞猛进的发展,一场新玻璃艺术运动将在中国掀起。中国玻璃艺术的发展需大量拥有奋斗精神艺术家的加入,我们要做的不是观望,而是参与到这一洪流当中去,让这场玻璃艺术的风暴来得更猛烈些吧!  文  /  戴舒丰

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
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。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,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及时更正、删除,谢谢。

相关文章
网友点评